Logo 氣候變遷教育資源整合查詢系統

自然環境:生態系和生物多樣性(陸地和海洋)

學習階段 認知的 社交和情感 行為
5-8 歲 KEY IDEA:生態系統是動物和植物之間以及與土地和天氣之間相互作用的系統。 前往
  • 描述生物多樣性如何包含不同的物種,包括群體和個體成員
  • 識別和對比動物/植物的差異,包括行為和棲息地。
  • 解釋人類也是一個物種,是自然的一部分。
  • 享受在自然環境中度過的時光。
  • 感激人類與其他物種共享地球並且並不比它們優越。
  • 透過參觀來保護自然環境,幫助物種之間的相互作用並減少人類的影響。
  • 與家人和朋友一起尋找並享受野外體驗。
9-12 歲 KEY IDEA:生物多樣性是指世界上/特定棲息地中植物和動物的多樣性。在非科學討論中定義自然也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 前往
  • 認識到包括城市地區和海洋環境在內的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的多樣化存在。
  • 確定有助於地球生命維持的關鍵因素。
  • 認識到降雨、溫度變化和日照等季節變化對塑造全年當地生物多樣性動態的重要性。
  • 透過接觸當地自然環境的景色、聲音和紋理,感受到與當地大自然的連結。
  • 欣賞大自然的美感以及生態系統與各種元素(土壤、天氣…)的動態。
  • 鼓勵保護和改善當地的生態系統(例如透過園藝、重新造林、促進與自然的更緊密聯繫)。
  • 在適當的情況下,在自然環境中而不是室內或非自然環境中參與戶外活動。
  • 透過各種活動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對負責任的環境行為的持續承諾,例如與當地環境組織或學校俱樂部合作,確定需要修復的區域,並積極為恢復社區的生物多樣性做出貢獻。
  • 花時間在大自然中並形成自己對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的定義。
13-15歲 KEY IDEA:生態系統是基於物種之間以及物種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前往
  • 描述特定生態系中的各種物種如何在壓力下幫助其恢復功能。
  • 描述人類(和其他動物)本身如何成為生態系統,例如腸道細菌和病毒。
  • 識別和比較用於識別和認識微觀多樣性的工具(例如顯微鏡、海洋浮游生物過濾器)。
  • 體會照顧植物帶來的心理益處。
  • 欣賞多樣性(朋友、食物、娛樂)如何豐富他們的生活,並類比生態系統多樣性的重要性。
  • 鼓勵有益物種的相互作用,例如透過種花或堆肥過程進行授粉。
16-18歲 KEY IDEA:生態系統是動態的、複雜的自然系統,包括生物多樣性、非生物元素和人類活動。 前往
  • 解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複雜性,包括當地環境。
  • 描述人類是任何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 分析和討論人類如何以比其他物種更強的方式塑造和影響自然環境。
  • 反思自己作為個體以及作為人類社會成員在其直接自然環境中的地位和感受。
  • 作為公民科學家,透過冥想、戶外活動和自然觀察感受與生物多樣性的連結。
  • 在工作和職業選擇上受到生物多樣性的啟發。
  • 透過在各種學習、職業和個人生活中與自然和自然環境的接觸,表現出對生態系統的動態和複雜性(包括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相互作用)的認識和欣賞。
16-18歲 KEY IDEA:生態系統是基於各種要素(天氣、太陽、土壤)之間的物質和能量流動以及不同規模的生物多樣性。 前往
  • 描述特定生態系中物質的大量流動。
  • 解釋生物圈、大氣層和岩石圈之間更大規模和分子循環,例如碳、磷或硝酸鹽。
  • 描述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等條件下的小規模通量和能量變化。
  • 了解生物體內中等規模的能量通量。
  • 展現對生物多樣性的複雜思維。
  • 欣賞生態系的複雜性與和諧性的美。
  • 與科學家、公園管理員或民間社會組織一起組織和分析生態系統調查的結果,並與社區分享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