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氣候變遷教育資源整合查詢系統

永續的生活空間

學習階段 認知的 社交和情感 行為
5-8 歲 KEY IDEA:永續的生活空間對人類和地球都有益,因為它安全、耐用、經濟實惠且健康。 前往
  • 解釋並舉例說明什麼是永續的生活空間。
  • 列出並比較永續建造的生活空間對健康和幸福的優勢。
  • 解釋較不永續的生活空間對家庭和社區福祉的影響。
  • 評估自己的居住空間對其身體、情緒和社會舒適度的影響。
  • 捍衛在永續空間中生活的好處(例如安全、耐用、實惠和健康)。
  • 與綠色(植物)和藍色(水)空間建立情感聯繫,實現永續生活。
  • 欣賞其居住空間現有的、永續的品質和其所提供的舒適感。
  • 同情那些無法獲得安全、耐用、負擔得起和健康的永續居住場所的人們。
  • 利用永續的生活空間來促進他們的身心和社會福祉。
  • 制定簡單的策略來傳達週邊永續生活空間的重要性。
9-12 歲 KEY IDEA:創造永續的生活空間有助於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節省資金、提高生活質量,並減少對人類、動物和生物多樣性的威脅 前往
  • 透過永續的生活空間定義生活品質、功能性和自然友善的概念。
  • 比較有毒和無毒環境對人類、動物和植物的影響。 (請參閱關鍵概念 2:生態系和生物多樣性。)
  • 批判性地反思高碳環境及其對生態、社會和經濟的影響。
  • 與生活在受有毒環境影響的脆弱棲息地的人類、動物和植物團結一致。
  • 主張永續的生活空間及其正面影響。
  • 展現實現生活空間生活品質、功能性和自然友善的策略和實踐。
  • 組織對永續生活空間的實地考察和現場參觀,以了解永續設計原則。
  • 針對有毒環境對人類生命、野生動植物和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威脅,在當地/國家環境中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13-15歲 KEY IDEA:在社會和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設計和建造永續空間的方法有很多。 前往
  • 比較設計和建造永續空間以及使用永續材料的不同策略,考慮社會、經濟和生態因素。
  • 反對全國乃至世界性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和建築系統中不永續的趨勢。
  • 表達對每個社區的綠色(植物)和藍色(水)空間的支持,以促進積極的生活方式,並讓大自然更貼近人們的家門口(特別是在城市社區)。
  • 利用環保、可回收、可生物降解(如適用)的永續設計和材料。
  • 與家人和朋友一起倡導節能照明和雨水收集系統。
  • 在當地公共場所推廣永續系統。
16-18歲 KEY IDEA:在整個城市中整合綠色(植物)空間和藍色(水)空間可以平衡城市化發展,為城市居民/遊客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 前往
  • 闡明永續生活空間的政策和方法如何應對氣候危機
  • 從環境影響、安全、保障和健康問題的角度檢視和比較永續生活空間的不同政策和方法,並關注地方/國家層面。
  • 研究並展示城市綠地和藍色空間的變化以及城市化發展相關的外部危害和衝突。
  • 討論自然在城市地區存在的不同方式。
  • 表達對永續生活空間的支持。
  • 透過永續的生活空間,有動力增強他們對氣候相關挑戰的抵抗力和適應能力。
  • 培養城市居民/遊客對綠色和藍色空間權利的敏感度、欣賞力和尊重。
  • 採取社區行動,制定永續生活空間的政策和方法。
  • 與利害關係人(學校校長、領導、輔導員、教師、同學、家長等)合作,在學校和社區內創造永續的生活空間。
  • 發揮積極公民的作用,促進城市綠色和藍色空間的融合(如果適用)。
16-18歲 KEY IDEA:需要製定和擴大設計和管理自然或半自然區域的政策、技術和系統。這些政策可能解決洪水、水資源浪費、污染、破壞、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問題 前往
  • 研究並解釋本土文化在當地和國家背景下保護和改善永續環境的角色。
  • 分析不同的模型及其解決方案的適用性,以創造安全、可靠和永續的生活空間。 (請參閱關鍵概念 2:生態系和生物多樣性。)
  • 討論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和建設政策如何影響地方、國家、區域和全球層面公民的日常生活。
  • 重視本土信仰和實踐的永續性,以建立地方、國家和其他地區更美好、更強大、更具彈性的社會。
  • 重視鼓勵在地方、國家、地區和全球層面促進永續生活方式的信仰和實踐的不同文化。
  • 強調在自然和半自然區域的新技術和創新系統方面進行合作/協作的必要性。
  • 表達對永續實踐、企業和事業的支持。
  • 明確本土文化在保護和改善永續環境方面的作用,特別是在地方和國家背景下。
  • 參與現實世界的計畫並與不同的合作夥伴和組織合作以推廣本土文化。
  • 與其他人討論如何設計和管理自然或半自然區域以幫助推動環境、社會和經濟的永續性。
  • 展現批判性和創業技能,培養全球公民意識,積極為社區內外的永續生活空間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