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氣候變遷教育資源整合查詢系統

天氣、氣候和氣候變化

學習階段 認知的 社交和情感 行為
5-8 歲 KEY IDEA:「天氣」描述的是日常經歷,而「氣候」描述的是多年的天氣模式。 前往
  • 描述他們國家或社區的一些天氣特徵。
  • 將常規天氣模式概括為季節和“氣候”。
  • 參加有關季節偏好的小組討論,並積極傾聽同學對不同季節的看法。
  • 以尊重他人觀點的方式解釋自己的喜好,促進理解並建立正向的關係。
  • 表現出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詢問有關植物、動物和天氣的問題。
  • 透過提出問題來揭示他們對不同天氣模式或自然變化的驚奇、興奮甚至焦慮,將他們的情緒反應與季節聯繫起來。
  • 展示評估天氣風險、選擇合適的衣服和裝備、確定安全地點(如避難所)和實施預防措施(例如避開洪水區域、固定戶外家具)以應對各種惡劣天氣條件的能力。
9-12 歲 KEY IDEA:全球平均氣溫不斷上升,極端天氣事件愈發頻繁。 前往
  • 表明人們認識到溫度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發生了變化,並且自工業化以來變化變得更加迅速。
  • 調查他們國家的溫度範圍。
  • 解釋「全球暖化」一詞(與「全球暖化」一詞互換使用)。
  • 描述季節溫度每年如何變化,但趨勢是上升的。
  • 描述全球暖化在全球和其地區造成的一些影響,例如熱浪、乾旱、野火、冰川和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溫度和酸度升高、珊瑚礁死亡、以及風暴、颶風、季風和洪水的嚴重程度和頻率增加。
  • 表達自己對採取行動的感受,例如感到充滿希望、充滿力量或有動力去做出改變。
  • 參與將正向情緒與應對氣候變遷行動連結的活動。
  • 協作家庭/當地行動,預防/減輕/適應洪水、熱浪、野火、乾旱等事件的增強風險,例如種植抗旱樹木。
13-15歲 KEY IDEA:自工業化以來,尤其是本世紀,低層大氣的溫度上升得更快。許多國家正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 1.5C 以內(或 2C 以下)。國際協議和機構推動這一目標,許多科學家正在研究可以減少全球暖化的新技術。 前往
  • 舉一些例子來說明科學家如何收集天氣數據,包括低層大氣的溫度。
  • 展現對國際行動在應對全球暖化方面的作用的理解。
  • 描述最近的 IPCC 溫度預測並評估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限制在 1.5C(或低於 2C)的目標。
  • 透過參與辯論、討論和協作活動來認識到監測天氣模式和氣候趨勢的重要性。
  • 採取更永續的生活方式,例如在學校實行節能做法(例如關燈、使用自然光)
16-18歲 KEY IDEA:有關氣候變遷的科學知識正在增加。新數據可能會影響模型和預測,或許還會顯示採取行動的緊迫性,以減輕全球暖化及其對學習者自身和其他社區以及自然界的影響,並特別關注氣候正義(見關鍵概念 4 氣候正義)。 前往
  • 評估 IPCC 的作用,評估其目前報告和預測的意義並考慮其不確定性,包括可能的回饋效應。
  • 選擇 IPCC 報告中的一個或多個關鍵發現,並考慮透過技術變革、綠色製造和運輸、永續農業和向循環經濟轉型來解決這些發現的一些創意方法。
  • 分析國際協議和國家碳減排政策,考慮到碳封存的必要性,採用再生實踐,並超越淨零達到後碳實踐和生活方式(見關鍵概念 5:後碳經濟)。
  • 擔心預期的氣候變遷將對不同地區、不同社會群體的自身和後代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對那些社會/經濟邊緣化和處於脆弱地區的人們。
  • 同情自然並重視在地方和全球範圍內保護自然環境的必要性,包括透過與面臨不同環境挑戰的其他學校、地區或國家的學生進行虛擬交流等活動採用綠色實踐和使用綠色技能。
  • 在地方、國家和全球範圍內參與氣候變遷緩和和調適措施的倡議、辯論和談判。
  • 製作影片片段、播客、影片部落格等,並透過社群媒體和其他適當管道分享。
  • 採用(並與青年同伴、家人、教育機構和雇主一起)推廣最佳做法,如能源效率和節約、永續農業、森林和漁業。
  • 選擇綠色產品、旅行、建築等(請參閱關鍵概念 6 永續的生活方式)。
  • 與當地社區、市政當局和企業就氣候變遷的影響以及預防/適應措施開展行動研究。
16-18歲 KEY IDEA:氣候預測顯示,本世紀全球暖化可能超過 1.5C 或 2C,取決於人類的行為和現有技術。預計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將會增加,海平面也會上升,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也將受到影響。 前往
  • 確定與其所在地區/國家最相關的最新 IPCC 報告中的關鍵發現。
  • 評估高溫、低溫或中心溫度預測的可能性。
  • 分析全球、區域和當地發生的極端事件類型,並評估它們可能如何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
  • 評估可能減緩全球暖化速度的創新技術和社會經濟實踐的潛力,例如轉向循環經濟和解決生活方式的選擇。 (請參閱關鍵概念 5 後碳經濟和 6 永續的生活方式。)
  • 透過藝術作品、詩歌或故事等創意作品記錄流離失所者的經歷,表達對因氣候變遷(如乾旱、荒漠化、海平面上升)而面臨境內流離失所風險的人們的同情。
  • 與同學和青年團體合作,抵制網路上有關氣候變遷的錯誤訊息,並倡導預防措施。 (請參閱主題 4.6 應對氣候錯誤/虛假資訊。)
  • 在學校和社區發起或支持減輕/適應全球暖化影響的努力。 (請參閱關鍵概念 4:復原力建設)。